经石峪
暂无评级地址: 暂无
开放时间: 暂无
更多热门城市
景点介绍
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
经石峪金刚经刻位于斗母宫东北经石峪,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 经文刻于面积2064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分目“特经功德 兮”,计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径50厘米。经刻历千余年风 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捶拓无度,已残泐磨灭过半,现仅存经文41行、 1069字(包括可认读的残字和双勾字)。
刻石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明王世贞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贴目》则称:“今考其笔法,与邹 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 “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 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 《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 字径、书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以上诸说皆无定论, 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据史书记载: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迅速得以蔓延,历经东汉和西晋300多年的发展,至东晋时传入泰山。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周武帝深知沙门祸国,便于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下令灭佛;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武帝仍然下令毁灭齐国境内的佛教。这就是被佛家所说的“四大法难”之一,因此经石峪的经刻被迫中断。在这里我们还可看到最后第15行的十几个描红双勾字,只勾勒出了主体轮廓。因此,整个刻石没有落款,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疑案。
景点印象
红门到中天门看点不是很多,经石峪是这段路上比较精彩的景区。经石峪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计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径50厘米。
气势宏大,历史氛围浓重,是泰山特色风景之一。
很多摩崖石刻不可错过。我去的时候是枯水期,如果有水的时候景色应当会更美。否则也不会在旁边的石头上刻着”高山流水“
真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石壁上刻上那么多字体,真的不简单。
泰山的一个景点,传说是唐僧晒经书的地方。可乐好多的石刻。。。
这里我快忘记有什么了,但是应该是有很多文章刻在岩石上,文艺范儿十足。
就卡死给大家爱干啥的空间阿斯顿嘎斯科技大厦空间大哈萨克就打谁看见到哈市的哈斯卡接电话卡接收到空间啊山东
经石峪,顾名思义,满山的经文,金碧辉煌!好吧,我承认,我是来打酱油的,但是泰山的景点确实多!
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
说泰山是中国留下最多的到此一游的名山恐怕不为过!古代的到此一游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就是文化!历史一直这样!
因为人太多。。。上不去下不来的一次泰山经历,然后华丽丽的自创道路走的山谷就到了这里。
盘道走了一段后,就往右叉出一条小路,是去经石峪的。到泰山肯定要去看看”大字鼻祖“啊!毕竟读书时学的雨中登泰山也提到过这里。非常壮观的金刚金时刻,据说是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齐刻石而成,风吹雨淋,现仅剩1000多字。
在红门登山路的一条小支路上,非常值得一去,离主路也就300米。上千平方米上刻着《心经》,阳光下,流水旁,真是高山流水,源远流长。
泰山不可错过的一个景点,很多摩崖石刻,风景也很优美。非常喜欢这里
经石峪位于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
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如果懂一些历史,又有一位懂得书法的朋友一同登山,真正是文化之旅。像我这样有知识没文化的,只能多查一些资料,才知道经石峪的价值,及“风月无边”古人是如何体现的了。O(∩_∩)O哈哈~
上边的文字没有认真看,由于在赶时间,所以爬完泰山也是坐缆车下来的
登山路过景点,累了可以驻足欣赏下先人文墨。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
很大一片,虽然有些已经看不清了,但是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