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

暂无评级

地址: 暂无

开放时间: 暂无

连城县
景点介绍

【自然概况和资源状况】连城县简称“莲”,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县,地处福建西部,位于东经116.32’14”~117.09’54”,北纬24。13’35”-25。56’00”。连城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境内平均气温13.8~19.5℃,县城为18.9℃。土地总面积为2596平方公里,辖7镇1l乡240个村(居)委会,1973个自然村。连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是全国少有的两条国道穿过同一县境的县份之一,205和319两条国道已经改造成二级标准公路;龙岩冠豸山机场于2004年4月顺利通航;正在兴建的赣龙铁路2004年底即可投入使用;即将动工的龙岩一赣州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龙岩一三明高速公路贯穿连城而过。连城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胜地。拥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被称为“民间故宫”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古书坊建筑群等,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客家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连城是资源丰富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21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2.8%,居全省前列。毛竹林面积47.55万亩,立竹量5000多万株,居全市首位。境内物种资源丰富,保存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和华南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位于县城东部的将军山海拔1665米,为闽江、汀江、九龙江三条水系的共源点,有“一水流三江”之称。境内银、煤等储量丰富。主要农产品有连城红心地瓜干、连城白鸭、连城黄兔、红衣花生、芦柑、脐橙、慈菇等,冠豸牌、连冠牌红心地瓜干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1年连城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和“中国连城白鸭(白鹜鸭)之乡”。 【农业】改革开放以来,连城充分挖掘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以红心地瓜、连城白鸭、木竹、蔬菜、福建黄兔等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地瓜产业已成为连城最具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至2003年,全县建有地瓜种植基地11万亩,年加工生产地瓜干9万吨、产值达4.2亿元,从事地瓜产业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农民达13万人。连城2003年畜牧总产值4.8亿元,为国家级连城白鸭标准化示范区,连城白鸭通过多年的原种保护和培育,目前已建立了“原种场+良种扩繁场+养殖基地”的养殖体系,年可出栏白鸭200万只。福建黄兔养殖业发展迅速,建有兔业良种繁育中心1个,养殖专业场61家,庭院养殖户达800余户,全年可出栏肉兔186.7万只,产值达4000余万元,居全市首位。竹木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有竹木经营加工企业258家,2003年木竹业总产值3.4亿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8.8万人,木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逐渐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亮点。 【工业】2003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18.36亿元,工业增加值62052万元,占全县GDP2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4亿元。形成了以食品、化工、采矿、电力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县共有食品加工企业62家,其中地瓜干加工企业58家;全县规模以上化工企业6家,采矿企业8家;已建成投入发电的电站94座,装机52370千瓦,在建电站42座,装机规模52700千瓦。截止2003年底,全县34家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革,改革面达到98.7%,3928名职工置换了身份,置换面达96.5%,基本完成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88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695万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24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754万元。 【运输邮电】交通运输:实现240个行政村通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116.571公里,其中高级路面公路2l6.927公里,占总里程的19.4%;中级路面公路643.09公里,占总里程的57.6%。全县公路平均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公里,接近发达地区水平。全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二横”线龙长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61.38亿元,2003年12月动工兴建,计划工期为4年,途经连城庙前、新泉,境内里程19.1公里。正在规划设计预计2005年底开工建设的永武高速公路在连城境内里程达64.1公里,设姑田、文亨、朋口互通式立体进出口及新泉枢纽式立体进出口。全长36.287公里,预算投资8325万元的曲溪至梅村头交战公路建设稳步推进。赣龙铁路途经连城宣和、朋口、新泉、庙前4个乡镇,境内长40.089公里,朋口建县级站1个,新泉建中间站1座,县内配套建设广场、道路等设施,投资约2000万元。龙岩冠豸山机场总投资1.56亿元,按民用机场4C级标准设计,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4万人次、货邮800吨,已竣工正式通航。全县拥有营运机动车辆1090辆,共3730吨(座)位,其中客运汽车119辆、1873座位;货运汽车273辆、1055吨位;全年旅客运输量75万人次、货物运输量76.5万吨。全县拥有机动游船13艘,270座位,全年游客运输量70万人次。 邮政电信:截至2003年底,全县拥有23个报刊邮亭,建设邮路56条计2240公里,服务区域达100%,2003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738万元;电信改革力度加大,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能力得到加强,2003年完成业务收入2800万元,实现全县228个行政村通电话,行政村通话率达99.2%,电信宽带业务、小灵通信号及数据通信业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各大行政村;2003年移动基站达58个,信号覆盖全县各乡镇及80%的行政村,手机用户达3.2万户。 【内外贸易】全县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5个,占地面积11.2万方米,建筑面积8.46万平方米,年成交额4.2亿元。200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亿元,全县拥有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0.72万人。新型商品流通业态正在兴起,2003年全县共有连锁超市、连锁店、便利店、专卖店、电视购物公司等35家。商业、粮食、医药等国有内贸企业均已改制,内贸企业在册员工1567人,已置换1211人,员工置换率达76.5%。 2003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55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0万美元,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6765万元,从业人数1850人。三资企业出口创汇呈大幅度增长,实现外贸出口总值243万美元。 【财政金融】2003年财政总收入1.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7亿元,财政总支出1.95亿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6亿元,比年初增加2.76亿元,增长2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增长l9.5%;各项贷款余额7.18亿元,比年初增1.36亿元,增长23.4%。 【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明显进步奖”、“三类先进县”、“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和“省计生宣传先进县”称号。人口增长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003年自然增长率为2.94‰,人口出生率为8.27‰,年末全县总人口32.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1万人,占23.3%。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连城白鸭产业化和红心地瓜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项目,高纯度二聚酸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中级以上职称科技人才575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截止2003年,全县共有幼儿园151所,小学295所,初中20所,完中3所,高级中学1所,成人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中学各l所,现有教职工450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146人。2002年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成功举办国际悬崖跳水比赛、全国记者攀岩公开赛等国际、全国赛事l0次,参加省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获得金牌92枚、银牌117枚、铜牌46枚。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截止2003年,全县有县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各1所,乡镇卫生院17所,锰矿医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699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68人。城乡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县饮用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96.7%。 【旅游】连城自1999年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与高标准建设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旅游精品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冠豸山、石门湖和竹安寨三大景区的旅游设施,保护和开发了培田古民居、四堡雕版印刷基地、九龙湖景区三大旅游景点,建成3.17公里的观景路和2.54公里的云景公路。在景区景点开发过程中,打造“名牌”取得丰硕成果:冠豸山风景区被评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堡明清古书坊建筑群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堡乡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乡。2003年来莲游客达到70万人次。旅游经济开始由单一开发向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转变,旅游业带动酒店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效益初步显现,目前旅行社发展到8家,“家庭旅馆”达50多家。2003年全县旅游收入为2.16亿元。 【劳动与社会保障】2003年,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约1.1万人,企业就业4700人,在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组织就业约1.4万人,灵活就业2.8 万人,长期外出务工的约4.6万人,外来就业约4500人。2003年失业金征缴入库数为207.8万元。全年为274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400.17万元。2003年确定再就业援助对象1204人,其中“4050”人员767人。全年劳务输出6390人。2003年开通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其中:养老保险企业参保9729人,其中退休3235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8824人,其中退休2343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7万人,历年基金滚存637万元,享受待遇120余人;失业保险10300人,医疗保险参保13641人;工伤保险参保4375人;生育保险参保4419人。 【环境保护】近年来,全县环保投资3672.64万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为1.47%。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51家企业主动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投入1000多万元治理工业污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削减。实行畜禽养殖规划管理,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闽江、汀江流域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卓有成效,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水平,城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值为0.078mg/m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工业尾气达标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为100%,城区绿化覆盖率为26.59%,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9.2分贝,较好地完成各项整治指标。 【人民生活】200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14元。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4平方米。 【特色产品】红心地瓜干产品,有10大系列30多种200多个包装样式,该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种博览会中屡获殊荣,其中“冠豸”、“连冠”牌红心地瓜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连城白鸭和连城黄兔是地方优质物种,富含多种氨基酸和有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效,目前年可出栏白鸭200万只,黄兔200万只。还有红衣花生、芦柑、脐橙、慈菇、清水笋、绿叶粉条等地方名优特农产品。 连城县化工企业起步较早,有较好的基础,化工产品有涂料、工业脂肪酸、高纯度二聚酸、甲醛、松香、松节油、碳铵、塑料制品等。1998年百花公司“百花牌”醇酸漆和氨基漆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百花牌”商标获著名商标称号。1995年塑料彩印厂“连达牌”彩印复合膜荣获福建省首批名牌产品称号。 【前景展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旅游兴县、科教强县战略和依法治县、以德治县方略,着力建设一个优势明显、品牌响亮、物丰民富、环境优良、闻名遐迩的“特色连城”,在闽西加快发展中实现快速崛起。到2008年生产总值达41.25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11700元;财政收入实现1.8亿元,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700元,年均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963元,年均增长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3:33:44。

景点门票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景点印象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悠扬旅行网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