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雀寺

暂无评级

地址: 暂无

开放时间: 暂无

灵雀寺
景点介绍

在道孚县城西北尼措山麓的灵雀寺,灵雀寺是由地名尼措音译而得名。相传道孚县城在远古时期是一个大海子。海子里有很多鱼,尼措的意思就是“有鱼的海子。”灵雀寺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五世达赖的弟子伙却吉.昂翁彭措所建,是甘孜藏区格鲁派的十三大寺庙之一。清朝时期,天主教传至道孚,与灵雀寺争夺教徒,为灵雀寺深恶痛绝。但天主教与衙门勾结,旁依大权,神气十足,能自由出入知府,大肆发展教徒,广垦荒地,招纳佃户,护庇洋人。宣统三年(1911年)保路同志会向清朝发难。其声势波及道孚。灵雀寺的“喇嘛坦吉”(最高决策机关)因势利导积极组织喇嘛、群众反抗,倾刻间,喇嘛和群众一举攻克县衙门,扣留知事杨宗汉于寺内,火焚天主教堂,擒拿法籍传教士谭敬修,中国籍传教士熊德隆等三人示众,围观群众扬眉吐气。此时,灵雀寺的元气开始复苏。 但后来灵雀寺几经自然灾害,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严重破坏,日渐衰落。1981年经省、州批准为开放寺庙,全寺占地约七百余亩,寺分大雄宝殿、金佛殿、小经堂、护法神庙、辩经堂、存经库、文物室及喇嘛住房等,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为一座三楼的大雄宝殿,前殿为壁绘甲且德意(四大天王)神像走廊;中殿为从奉宗喀巴大师和可容一千二百余喇嘛的大经堂;后殿塑有高约十米的吉村便巴大佛像一尊。二楼有供奉大小金佛百余尊的金佛殿,其中释迦牟尼、甲呷下热马和夺吉穹三尊金佛最珍贵。整个大殿的建筑体现了民族形式,内堂雕刻精美,塑绘逼真。整个寺庙依山傍水,建有僧房五、六百幢,使整个寺庙背山面水。形成同个阶梯式的建筑群,四周围以高墙,设山门四道,宛如一座城镇。 灵雀寺藏历正月15日的酥油花会、藏历9月22--29日的江刻大法会、藏历10月21日--25日的安却大法会十分隆重,尤以酥油花会最为著名。灵雀寺制作酥油花,造型精美,色彩艳丽,为藏族工艺品中的精品,享誉康巴。 相传在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时,从唐都长安带去一尊释迦牟尼像供在大昭寺内,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后来宗喀巴大师学法成功后,便在佛像头上戴上了莲花护法冠,给佛身献上了披肩,佛像前供上一朵酥油花。自此,酥油花就在藏区的寺院中流行起来,形成了寺院的一个固定酥油花节,十分有名。在藏区,道孚县灵雀寺的酥油花节最负盛名。酥油花的塑造工艺复杂而独特。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其次是“做胚胎”,再次是“敷塑”,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灵雀寺的喇嘛们在隆冬时节,开始用纯净的酥油,揉以各色矿物染料塑造各种图案和造型,题材涉及山川人物、花鸟走兽、亭台楼阁,还有宗教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等。 农历正月十六日清晨,喇嘛们已经在大殿前搭三层楼高的木架,等着太阳落山的那一时刻的到来。日落西山后,喇嘛们将酥油花安装在木架上。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在太阳落山后才开始安装酥油吗?原来,酥油熔点很低,特别怕日照,只有在低温状态下,酥油花安装在木架上,酥油花才能保持最佳的形态。傍晚时分,当太阳消失在勒德学姆神山背后时,喇嘛们开始来回穿梭,把盛有酥油花的木板从经堂里搬运出来,很有规律排放在三个早已搭建好的木架上。寺庙广场上人来人住,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大约两个小时,三座十多米高的用酥油雕塑而成的大型图案便浮现在寺庙大殿的外墙上。 随着黑夜的来临,周围已被夜幕所笼罩,广场上灯火通明,古刹和巨大的酥油花被灯光映照得格外耀眼,酥油花更显威严和肃穆。一朵朵五彩缤纷酥油花,散发出淡淡清香,弥漫在寺院的广场上,令人陶醉。一个个身穿袈裟的喇嘛,庄严地围坐在巨大的酥油花前,开始颂读古老的经文。当低沉而浑厚的诵经开始时,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景区门票:15元 景区咨询电话:0836-7123149、8815157、13508294179

景点门票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景点印象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悠扬旅行网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