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
暂无评级地址: 暂无
开放时间: 暂无
更多热门城市
景点介绍
地理位置: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地处北纬26°05′至27°08′东经115°4′至116°17′ 之间。东邻石城、广昌,南连瑞金、于都,西接兴国、永丰,北毗乐安、宜黄。是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连接闽粤之要道。 气候:宁都气候凉爽,冷暖适宜。它地处中亚热带的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天气易变,但回暖较早,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等特点。 自然资源:宁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矿藏资源量多质优,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20多种,主要有钨、铀、铜、铁、稀土、煤、石灰石、萤石、花岗岩、硫等;地表水资源充沛,平均年降水量大约1 6 0 0 毫米。县内有大小河溪6 3 8 条,总长2 7 5 7 公里,水能蕴藏量1 7 . 8 万千瓦,开发的水力资源7.1 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2.6 万千瓦。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5.9 % ,针叶林面积较大,杉木、马尾松是全县主要树种,经济林油茶、油桐、山苍子遍布全县。现有脊椎动物3 0 多种,野生保护动物主要有野猪、豪猪、野鸡、竹鸡、穿山甲、金钱豹等。 旅游资源:宁都,昌厦线上璀璨的明珠,它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翠微峰集儒、释、道和革命传统,优美风景于一体,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莲花山,气势磅礴,古木参天;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孙中山先祖孙誗墓、丘氏宗祠名闻遐尔。宁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涌现出唐东平侯孙誗、清代著名散文家魏禧、江西山水画始祖罗牧等历史名人,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宁都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土地生活和战斗过;宁都起义名震中外。 行政区划:宁都历史悠久。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 3 6 年)始建县,元、清朝两次设州,解放初期曾设专区,现隶属赣州市。全县辖2 6 个乡(镇),3 4 9 个村委会、1 7 个居委会,3 8 6 9 个村小组。 面积和人口:宁都地阔人众。全县南北长1 1 7 . 2 公里,东西宽6 1 公里,总面积4 0 5 3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 1 % ,水面占据3.9% ,耕地占1 1 % ,道路和庄园占1 4 . 1 % 。县城距省会南昌3 2 4 公里,至赣州市1 6 2 公里。2 0 0 0 年底,全县总人口为6 9 . 6 1 万人,比1 9 9 9 年增长0 . 3 6 % 。其中,汉族占9 9 . 7 3 % ,少数民族占0 . 2 7 % 。县内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 特色产品及支柱产业:宁都物产丰富。宁都西瓜、白莲质优味美,杂优稻种畅销省内外;宁都脐橙果大皮红,汁多味纯,甜酸适中。1 9 9 5 年,县内纽荷尔脐橙参加全国水果鉴评会,名列全国第一名。小布岩茶、大沽白毫是国家级名优茶,其中小布岩茶多次获国家“金奖”。宁都黄鸡、草席、红糖、茶油、花菇、黑木耳、薯粉、粉丝、松香、竹胶板、皮便鞋、劳保手套、罐头等闻名全国。宁都是“赣南粮仓”,2 0 0 0 年全年优质水稻产量2 5 . 6 9 万吨,已做大黄鸡、草席、白莲、果茶四大支柱产业;工业突出食品和外向型工业;围绕翠微、红色、客家做大旅游规模。以经营县城为龙头,推进城镇化进程。 经济实力: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都不断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持续发展,实力增强。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9.00亿元,增长2.9% ;第二产业6.10亿元,增长9.8% ;第三产业5.95亿元,增长1.75%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2.7:29.0:28.3。农业生产保持增长。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5.15% ;粮食总产量28.83万吨,水果总产量2.15万吨,肉类总产量4.12万吨,家禽出笼1806万羽,水产品产量1.48万吨。工业平稳发展。2000年, 全县工业总产值9.47亿元, 比上年增长0.75% 。社会消费品销售兴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9%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10348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07万元,增长0.8%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8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9%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9元,比上年增长3.4% ;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比上年增长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