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是传统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
荷叶肉属于鲁菜,主要食材是荷叶和猪肉、大米,但也有素食荷叶肉,主要食材是面筋。成品荷香袭入,猪肉软嫩酥烂,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并有清热解暑,散瘀止血之功效。
椹果,俗称桑椹,县域内有紫、白、乌三种。其中紫椹最多,白椹次之。乌椹为未嫁接之椹(即野椹),数量最少,主要产于东沙河地区。夏津椹果味甘似蜜,汁若醍醐,其中白椹果粒大、汁液浓,品味尤佳,为椹中之上品。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乐陵小枣,亦称金丝小枣。乐陵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是枣的原产地之一。其栽培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
德州西瓜是山东省德州市的名特产之一,它以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而闻名全国。俗话说:“德州有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跟着帝王天下跑。”闻名海内的德州西瓜,其实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文字记载有300余年的历史。据说,早在初唐时期,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大文学家骆宾王经过德州,夏日口渴吃瓜,感觉味道甚美,就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 在著名品种的西瓜中,瓜为瓜中之珍。纯正的瓜是长圆形,两端微锐,瓜皮表面不平坦,皮色
提起“古贝春”,人们都知道是一种浓香型优质白酒。爱喝的人不少。当地人都喝顺了口。七十年代末她一问世,就很快誉满中原。山东、河北、河南,乃至京、津等地区,产品所到之处,无不翘指称赞。当时,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名优产品供不应求,商贸部门凭票供应。先后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山东省优质产品等称号、并被评为山东省质量免检产品。
山东是我国的老蚕区,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已有发展,秦汉时代(公元221―220年)则相当兴盛。山东桑树统称“鲁桑。”《齐民要求》一书中载有:“桑有黑鲁、黄鲁之分。”《蚕桑萃编》亦曾记述:“鲁桑为桑之始。”说明了山东鲁桑品种在桑树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桑叶茶是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特色之一,桑叶茶霜后桑叶比春桑叶钙、镁含量高,建议不要选购市面那种养蚕用的普通桑叶茶,非霜后桑叶颜色鲜绿。真正的百年桑树霜后桑叶茶,汤色为黄亮色的。霜后桑叶茶呈白色,经有关部门检测夏津的白桑叶水溶性物质比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杏为本县传统水果,栽植历史悠久,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载,明朝初年境内就大量种植。清初,城东北30里的小王庄设有大杏专市。每年杏熟,商贾云集,车载囊驮,运销于幽、燕及江浙、湖广一带。
此树是市1973年在夏津县后屯乡小王家村发现的一种优良树种。特点是:树干通直、树冠狭窄、根系深
是华北地区著名的优畜良种之一。具有体躯高大(一般为126-136厘米,最高155厘米)、体质坚实、耐粗饲、易役使、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其皮质柔韧厚实,可用于制革或作为名贵中药“阿胶”的原料。庆云县地势较低,适宜苜蓿、茅草等十多种牧草的生长,具有良好的自然饲养条件,饲养量较多。其次,乐陵、陵县、平原等县也有大量饲养。
夏津特产银丝面,又名龙凤面,原为雷集乡张集村张氏祖传面食,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银丝面系选用上等精细面粉,配以十余种佐料,人工擀轧面薄如纸,切成细丝即为银丝面。再横切则为珍珠琪。银丝面、珍珠琪久煮不烂,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银丝碎玉,晶莹透明。食之软腻、滑韧,若另配以麻汁、炸酱、肉丝、醋、蒜等佐料,更别具风味。现全县生产厂家达十余处,其中国营夏津珍珠厂生产的“飘旗”牌珠珍琪、银丝面为正宗产品,选料精良,风味独具,系同类产品的校校者。如今,于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利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其品味尤佳,营养成分更趋
夏津县传统名吃。它主要采用特精粉,配以蛋清、米淀粉、精盐等辅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成品薄如纸、色如玉、小如珠,具有开锅即熟、久煮不粘、爽滑韧嫩等特点。
Copyright © 悠扬旅行网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