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好莱坞” 人间仙境

2021-09-07 16:37:04

驱车从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出发,一路向东南,翻越阿特拉斯山脉约4小时便抵达瓦尔扎扎特山城。这里是进入撒哈拉大漠门户,被誉为“摩洛哥好莱坞”。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英国导演大卫·里恩决定拍摄《阿拉伯的劳伦斯》。依据法国19世纪末拍摄的摩洛哥风光纪录片线索,他走遍摩洛哥山山水水,最后被瓦尔扎扎特城西30公里处的艾特·本·哈杜村的景致吸引。这个千年堡垒式古村位于山坡之上。前方是高耸入云的阿特拉斯山脉,头顶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不远处是浩瀚的撒哈拉大漠,还有瑰丽的峡谷、清澈的潺潺溪水、迷人的十里玫瑰花园、翠绿的百里椰枣树林、醉人的落日余晖……这不正是电影所需的外景么?大卫·里恩当即拍板在这里拍摄。影片开创了史诗片的新风格,一次囊括七项奥斯卡大奖,包括奥斯卡金像奖和最佳导演奖。

 从此,艾特·本·哈杜村名声在外,前去拍片的剧组络绎不绝。1983年,摩洛哥商人察觉到巨大商机,决定在瓦尔扎扎特附近 4公里处,建造一个“阿特拉斯影视城”。2005年,“阿特拉斯影视城”与美国好莱坞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摩洛哥好莱坞”由此得名。

    摩洛哥东南部与撒哈拉大漠交界山区,曾居住着大量柏柏尔人。公元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以来,因长年战乱,这些人依山而居,把住宅修筑成堡垒一般,易守难攻。然而,经过千百年风吹沙打,烈日高温,大部分已经破败不堪。唯有艾特·本·哈杜村,依然保持原汁原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阿特拉斯山脉红褐色黏土,用模子制成方块,砌成房屋和围墙。围墙之后,便是依山而筑的民居。步入古村,扑面而来的是阵阵凉意。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红褐色黏土不易导热,且墙壁厚度均在50厘米左右,所以温度要比外面低上好几度。村内小道很窄,弯弯曲曲,光线暗淡,宛如迷宫。

  古时,这里曾住有100来户人家。住房朝围墙侧无窗,多为三层。底层为马厩,二层粮仓,三层住宅,屋顶是平台,设有四个角楼。房内光线较差,猛一进去,眼睛还真有点适应不过来。但奇怪的是,人待在屋内,并不感到憋气,还不时感到丝丝凉风吹拂脸颊。导游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角楼除了战时观察敌情外,平时还起着天然空调的作用。它能拔风,让室内空气流动,起到通风换气凉爽干燥的作用。房屋之间,有暗道相连。村民可足不出户,从这家走到另一家,绕来绕去,任意穿行。要是外人,则有进无出。

前方不远处,昏暗的光线下,一户人家门口站着的一位身穿阿拉伯长袍的男性。导游指着他说道:“大家瞧,这不是影片中的劳伦斯回来了嘛!”的确,世界大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许多镜头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完成的。


  拥有三个野外影视城


  瓦尔扎扎特现拥有三个影视城。它们是“阿特拉斯影视城”“CLA影视城”和“堪扎曼影视城”。其中“阿特拉斯影视城”规模最大,名声最响。


  进入“阿特拉斯影视城”,映入眼帘的是许多世界大片中呈现过的场景,如古罗马角斗场、古埃及宫殿、古埃及陵墓、中世纪街巷、大漠沙丘等。影视城尽头停着一架螺旋桨飞机。这是1985年电影《尼罗河宝石》中用过的道具。


  好莱坞众多大导演的巨片中,栩栩如生的古沙漠战场,刀光剑影的古代战争场景,充满诗意的古罗马或古埃及国度,其实都是从这个影视城拍摄而成的。不过,这些道具,基本采用聚苯乙烯材料,由于沙漠环境恶劣,若干年后,大都已经破败不堪。幸好影视城不缺场地,大漠可以无限扩展。只要拍摄新的大片,就会产生新的道具。所以。“阿特拉斯影视城”永远都是新的。


  据不完全统计,自1962年以来,在艾特·本·哈杜村拍摄的大片近20部,其中包括《阿拉伯的劳伦斯》《时光大盗》《马可·波罗》《黎明生机》《情陷撒哈拉》《木乃伊》《角斗士》《天国王朝》《通天塔》等。在“阿特拉斯影视城”拍摄的影片,也有20来部,如《埃及艳后》《星球大战》《谎言之躯》《波斯王子》等。


  临分手时,摩洛哥导游告诉我们,附近山区发现了不少瑰丽壁画,大都表现古人日常生活。但其中有一些壁画中,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描述太空生活的内容。有一些太空人,穿着太空服。导游说,在撒哈拉大漠游牧民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是一片从拥有发达文明的世界落入人间的土地。而柏柏尔人,正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默默期待,等待奇迹再次降临。



Copyright © 悠扬旅行网 @2020